欢迎访问大话利州 新闻热线:0839-3221258
罕见“黑曲霉”致外耳道感染
2025/07/10 15:36
来源: 广元手机台

近日,73岁的步女士既往有“中耳炎”病史,近日因"双耳灼痒"入院治疗,最终确诊为黑曲霉致外耳道感染。

诊治环节:

耳内镜检发现真菌感染迹象:外耳道脓液及真菌性病变(图一),分泌物培养及质谱鉴定明确为黑曲霉(图二-四)。

图一耳内镜结果

图二血平板352

图三沙保罗培养基352

图四质谱仪鉴定结果

实验室精准鉴定:通过沙保罗培养基培养、湿片镜检及乳酸棉酚兰染色(图五-八),结合质谱结果,快速明确病原体为黑曲霉。

图五湿片镜检结果

图六乳酸棉酚兰染色×100

图七乳酸棉酚兰染色×400

图八乳酸棉酚兰染色×400

治疗与转归

患者每日接受外耳道冲洗及抗真菌乳膏外用,症状迅速缓解(图九为治疗后耳内镜检查情况)。

图九治疗后耳内镜

医生提醒:免疫力低下、耳道损伤及不良卫生习惯(如频繁掏耳)是主要诱因。

黑曲霉感染的症状

①持续耳痛、耳鸣:感染初期,患者可能感到耳痛、耳鸣,这是黑曲霉在耳道内生长引起的炎性反应。

②耳道分泌物增加:患者外耳道常有脓性或渗液性分泌物。

③听力下降:因炎症或耳道阻塞,听力可能受到影响,尤其是感染较严重时。

④其他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乏力等全身反应,尤其在感染严重或伴有并发症时。

黑曲霉感染的预防措施

①保持耳道干燥:定期清洁耳道,尤其在游泳或洗澡后,要确保耳道干燥。

②避免不当清洁:避免使用掏耳勺等器具掏耳,避免与他人共用耳道清洁器皿,以免造成耳道皮肤损伤,增加感染的风险。

③定期检查健康状况:定期体检身体状况,免疫系统受损的患者,要特别注意耳道的健康状况。

④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避免频繁掏耳,减少感染的风险。


编辑 陈洋平

责任编辑 冯宣

审核 吕珊玲

投稿邮箱 gytv@dzsm.com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发表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我司立场
发表
举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