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市政府新闻办在曾家山拾山院民宿举行2025曾家山民宿产业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会上,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李佳针对广元民宿产业发展现状、推动民宿产业前行的具体举措以及未来的规划与目标等问题,进行了全面且深入的解答,全方位展现了广元民宿产业的良好发展态势。
民宿产业发展现状:规模效益双增长,为乡村振兴添动能
近年来,广元依托优良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文旅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大力扶持民宿产业发展。自2023年2月1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印发《〈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等级划分〉(GB/T41648-2022)实施工作导则》相关规定以来,广元坚定不移地走民宿特色化、精品化、集群化发展之路,成功打造出110家涵盖健康养生型、生态体验型、川北风情型、蜀道文化型、红色记忆型的特色民宿,房间数达1379间,床位数为2214个。
与2023年相比,这三项数据的增长率分别达到77.42%、82.89%、98.03%,增长态势十分显著。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全市民宿营业总收入达4683.6万元,带动2200余户百姓增收,户均增收2.1万元。这份实实在在的收益,不仅让百姓的钱包更鼓,也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让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在民宿经济的助力下愈发清晰。
推动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多管齐下,助力产业提质增效
为推动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广元从政策扶持、经营管理、发展模式等多个维度发力,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
政策扶持方面:2024年1月,广元出台《广元市推动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试行)》,围绕民宿固定资产投资、品牌创建等10个方面提供奖补支持。对成功评定为甲、乙、丙国家等级旅游民宿的,一次性最高奖补50万元,极大地激发了民宿经营者的积极性。
经营管理方面:2024年5月,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联合市发改委、市公安局等18个部门共同编印《广元市旅游民宿产业发展管理办法》,对广元旅游民宿的申请与审批、经营与监管等进行了明确规范。同时,成立广元市文化旅游协会民宿分会,并指导剑阁县、朝天区等县区成立民宿协会,强化行业自律,保障民宿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发展模式方面:积极探索“民宿+非遗”“民宿+购物”“民宿+美食”“民宿+研学”发展模式。阴平村民宿集群推出青溪豆腐等一批非遗产品,深化青川印象;昭化区推出广元窑、女皇香等融入蜀道三国文化的“葭萌有礼”系列文创产品,增强游客购买力;朝天区以核桃、野草莓等为食材,开发核桃饼、泡儿饼等多种美食走进旅游民宿餐桌;利州区月坝村开设“古法酿造小甄酒”等传统手工艺研学课程,开辟研学旅游新赛道。
未来规划与目标:擘画发展新蓝图,塑造特色民宿品牌
对于未来民宿产业的发展,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有着清晰的规划和明确的目标,将从三个方面推动民宿产业迈向更高质量发展阶段。
顶层设计方面:按照“重点村落有民宿点、乡镇有民宿群、县区有民宿带”思路,错位发展蜀道文化型、健康养生型等各具特色的主题民宿,集中力量建设“唐家河谷”生态康养民宿板块、“大曾家山”康养度假民宿板块、“月坝村”乡村振兴民宿板块、“剑门关”蜀道文化民宿板块和“昭化古城”川北风情民宿板块。
品牌打造方面:联合多部门推进民宿产业发展,强化旅游民宿标准化、品牌化建设,加强合法合规经营管理。到2027年,计划新建、改扩建民宿150家,打造10家以“蜀道宿集”为品牌的甲、乙、丙国家等级旅游民宿。以“山水为骨、文化为魂”,让每一间民宿都拥有剑门蜀道的豪迈,三国文化的厚重,秦巴山水的灵秀,成为旅人心中“来了就不想走”的乡愁寄托。
宣传推广方面:借助2025曾家山民宿产业发展大会的契机,整合全市民宿资源,统一包装策划,树立“蜀道宿集”民宿品牌形象。加强与携程、美团等OTA平台合作,开设广元民宿专区,方便游客查询预订;利用微信、微博、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通过精美图片、短视频等形式,分享民宿故事和游客体验,提升广元民宿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
随着各项规划和措施的落地实施,广元民宿产业将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编辑 陈洋平
责任编辑 冯宣
审核 吕珊玲
投稿邮箱 gytv@dzs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