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天气变幻莫测
暴雨天气多发
易引发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道路交通安全出行受严重影响
出行前的准备
一、关注天气情况
出行前密切关注降雨等天气情况,尽量避开积水洼地、涵洞、立交桥下方等路段,及时了解各路段积水深度、道路拥堵状况等,制定合理的出行计划。
二、检查车辆状况
汛期如需出行,需提前对雨刮器、灯光、轮胎、密封条等进行仔细检查。雨刮器可以及时扫去挡风玻璃上的水珠以保证视野;灯光在雨天尤为重要,可以起到识别和警示的作用;如果车窗密封条出现老化或排水槽出现堵塞要及时处理,防止车窗渗水。另外,汛期出行时应避免使用磨损较大的轮胎,以免与地面的摩擦力变小而发生意外故。
车辆行车指南
雨天道路湿滑,车速过快会使轮胎与地面之间形成水膜,产生“水滑”现象。因此,雨天行驶应降低行驶速度。
二、保持安全车距
雨天行车的安全车距是正常情况下安全距离的3倍以上。需注意和左右车辆保持横向距离,雨中超车、会车时,适当加大与其他车辆及道路边缘的距离。
三、合理使用灯光
雨天能见度降低,行车时应合理使用示宽灯、雾灯、近光灯和尾灯。一般来说,刚下雨时天色不算特别阴暗,能见度还可以的情况下使用示宽灯;雨较大时开启大灯或者前雾灯;雨非常大时可以开启雾灯和尾灯。
四、涉水行驶
观察积水深度遇到积水路段:一定先观察后再谨慎通过。一般来说,当积水高度低于轮胎的一半时可以通过,或者,再观察其他涉水的车辆是否通行顺畅,然后据此判断地面是否有深坑或障碍物。通行时应该用低挡位行车,匀速慢行,稳住油门,不可中途停车、换挡或急转方向。如果积水高度超过轮胎的中线,此时要选择其他路线绕行,不可强行通过。
开启雨刮慢速入水:当车辆涉水通行时,溅起的巨大水花可能会覆盖前挡风玻璃,因此车辆涉水时需要开启雨刮。慢速入水是为了及时了解积水路面的真实情况,也能避免溅起太大的水花。
稳油门低挡慢速通过:在积水路段尽量不要超车,不要跟前车太近。尤其是前车如果是大型车辆,进入积水路段激起的水花容易溅落到后方跟随车辆挡风玻璃上影响视线,导致出现瞬间“零能见度”。
五、保持沉着冷静
行驶至易发生山体滑坡、塌方、落石等自然灾害处应注意:发生山体滑坡时,首先要沉着冷静,同时迅速向滑坡体两侧撤离,避免沿滑坡体滑动方向撤离。当滑坡发生后,仍然存在继续发生较大规模滑坡的危险,因此,不要立即进入灾区挖掘和搜寻财物,以免发生二次事故。同时,应服从交警指挥,按照疏导及时撤离现场。
驾车结束应注意
一、选择合适地点停车
暴风雨等恶劣天气状况下停车时,应避开枯树枯枝、简易建筑物等,尽量把车停在正规停车场。如遇到路面变形的情况,要及时把车挪开,避免路面沉陷造成车辆损坏。
二、行程结束
请及时清洗车辆空隙处的污泥,护理打火装置,排除制动系统的雨水,并对底盘进行防锈处理。
温馨提醒
汛期出行前
要及时查看相关气象预警
了解路况信息
减速慢行
提高警惕
广元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谭晓川
编辑 陈洋平
责任编辑 冯宣
审核 吕珊玲
投稿邮箱 gytv@dzs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