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观动物,别有趣味。夜晚的唐家河,会不会出现熊猫的踪迹?记者又会与哪些野生动物偶遇呢?接下来播出连续报道《探秘大熊猫国家公园·动物寻踪记》第二集。
马文虎在唐家河保护区工作了32年,与大熊猫偶遇过11次、欧亚水獭偶遇过30次。自然教育导师李玖谦带来了夜视仪,在好眼力和新设备的帮助下,记者能和哪些野生动物偶遇呢?
马文虎介绍,每次一小时的夜观项目,最少能遇到三四种野生动物,运气好的话,能达到十种之多。
除了花面狸,一只卧在山坡草丛中的中华斑羚也被发现了。
继续前行,树梢上站着一只动物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红嘴蓝鹊安心地在睡觉,丝毫没有感觉被打扰到。继续往前走,一群白天单独行动,晚上聚在一起的小麂出现在了大家的视野里。
根据以往经验,夜晚看到小麂和羚牛的数量是最多的,但是这个季节羚牛已经开始往高海拔地区迁徙,所以能否偶遇羚牛就变得不太确定。此外,还有一些动物速度太快,晃眼一见,转瞬就失去踪迹,不容易被记录下来。
一个小时的夜观,大家邂逅了花面狸、中华斑羚、红嘴蓝鹊、小麂、猪獾,就在准备返程时,一只躺在草地上的“大家伙”进入大家的视线。
这只大家伙正是羚牛,它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世界上公认的珍贵动物之一,仅产于亚洲的中国、印度、尼泊尔、不丹和缅甸5个国家,中国是羚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分布在陕西、甘肃、四川、西藏和云南等地。唐家河的羚牛属于四川羚牛,也叫扭角羚,保护区一共有1300多只。晚上的偶遇已经让大家兴奋不已,没想到第二天一早,记者与羚牛再一次不期而遇。
羚牛,作为大熊猫的共生伴侣,在此已经繁衍了数百万年之久。多次偶遇羚牛的记者到底能否如愿寻找到大熊猫的踪迹呢?明天将播出连续报道第三集。
广元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任格璇子 郭秋杉 陈璇子
编辑 陈洋平 蒲鲁豫(实习)
责任编辑 冯宣
审核 吕珊玲
投稿邮箱 gytv@dzs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