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眼下,各地春季田间管理和春耕生产陆续展开。多地以科技赋能春耕春管工作,推动春耕春管向精准化、智能化转型,绘就了一幅科技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画卷。
在昭化区卫子镇新荣村育秧中心,技术人员正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棚内气温、湿度、光照等指标,进行幼苗管护,预计4月中上旬,辣椒苗就可进行移栽。
育秧中心是集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于一体的智慧农业设施,配套的设施设备通过传感器可实时采集温度、湿度和光照数据,智能喷淋系统精准调控水肥,确保秧苗均匀生长,缩短育苗周期。后续,当地还会充分利用这里的设备和场地,开展技术服务、农业科普等活动,助力该区农业高质量发展。
在朝天区两河口镇高山蔬菜科技创新与成果示范基地里,村民们正开展施肥、夯土、覆膜作业,春耕备耕工作有序展开。
该基地成立于2020年,依托川东北山地蔬菜专家大院技术力量开展蔬菜新品培育、技术培训和科技示范,已成功筛选出10余个适合曾家山地区种植的优质蔬菜品种,为当地蔬菜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近年来,两河口镇依托资源优势,持续壮大高山露地蔬菜产业规模,重点推进"三新"种植试验示范工程,深化"科研院所+合作社+农户"联动机制,通过品种改良和技术创新,当地高山露地蔬菜品质不断提升,有效促进了群众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昭化融媒 朱映江 向东阳 朝天融媒 贾唯 贺伟
编辑 杨彬 蒲鲁豫(实习)
责任编辑 冯宣
审核 王剑
投稿邮箱 gytv@dzs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