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金宝山上的金华村,曾是旺苍县黄洋镇最贫困的村子之一。驻村第一书记董元昌结合实际,因人因地施策,帮助村民们将大米卖出了省,加快了增收奔康步伐。

省气象局驻村第一书记董元昌,去年来到旺苍县黄洋镇金华村,作为一个江苏小伙,短短几个月时间,他就从“外地人”成了村民们的“自己人”。

旺苍县黄洋镇金华村第一书记董元昌告诉记者,刚下来的时候,我就通过走访发现,我们金华村空心化、老龄化比较严重,在村上发展一些技术门槛比较高的、或者劳动强度比较大的产业不太现实,所以就把目光投向比较基础的种植产品。

在旺苍县的大米品牌中,龙凤大米最广为人知。与龙凤镇接壤的金华村,有着相同的地理环境,种植的大米也拥有着高品质。

董元昌了解到,金华村的大米和旺苍比较出名的龙凤大米的口感实际上差别不大,所以就把注意力全部投放在了金华村大米的生产包装销售上。

在省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的支持下,金华村购买打米机、真空包装机、电子秤等设备,建起了加工、包装一体化厂房,同时解决了部分贫困村民的就近务工问题。

村民李俊荣说:我去年受伤,出了车祸,受了伤过后没法出去打工,董书记在这儿办了一个加工厂,我就在这儿务工,也就说一年四季有个零花钱。

为了发展产量更高、口感更好的晚熟水稻品种,董元昌决定对种植过程进行全程监督,从育秧到种植方式,严格要求农户使用有机肥,禁止喷洒农药。为打消村民们的销售顾虑,去年底,董元昌与大家签订了16亩水稻种植协议

村民杨菊芬说,去年我们种的水稻比较多,全都卖给商户,价格比较低,最后都不想做这个了,今年董书记在我们这儿把我们的谷子全部预订,自己加工打成大米卖给他们,价钱也比较高, 自己还可以有糠,有碎米养鸡养猪,我们明年就还想再增加一些田,多做点。

村民们听说书记准备通过卖大米带领大家致富,都很担忧,认为农民只会种地,卖粮并不在行。为提振村民们的信心,董元昌积极联系省气象局和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的同事,以及社会爱心人士,通过以购代捐,将金华村的大米卖到了全国各地。

村支书杨小明表示,通过他的这种形式,以购代捐,给我们集体经济增收不少,对我们老百姓的收入,特别是我们贫困户种出来的大米销售难这一块,提供了很大帮助。

谈及未来发展,董元昌告诉记者,不仅要将大米销到各地,还要打响“金华大米”品牌,留下一片产业,造福一村百姓。

展望未来,董元昌信心十足,他说,从目前来看,一方面我们老百姓种粮户收入是实实在在地提升了,收到了比较好的群众的反应,而且我们这个米卖出去之后,消费者还是比较认可,我们2019年第四季度,就一个季度三个月,我们就销售了大概1.8吨的大米,所以我作为第一书记,想要巩固金华村的脱贫成果,我想把大米这个产业能够长远地发展下去,能够实实在在给我们老百姓带来实惠。


旺苍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牟笛 李双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