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出行不便住所简陋是农村生活的真实写照。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农村的人居环境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壮丽70年,主播看变迁,今天我们就跟随主播来到农村,看看这里发生的巨大变化。

壮丽70年,主播看变迁。这里是苍溪县龙山镇赵家岭村,也是我的家乡,新中国成立70年来,这里的村容村貌、居住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接下来让我们跟随镜头一起去探访一下。

曾经,村民们居住的都是这种用黄土筑起的土坯房,房顶上盖的是青瓦,若是很久没有翻修,遇到这样的天气就会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还得用例如脸盆一样的器皿去接漏,而这时只有先记住漏雨的位置等到天晴了再找匠人来翻修。

这种用石头凿成的水缸是用来装日常生活用水的。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在家附近打一口水井用电泵抽水吃,而一般的家庭只能去很远的地方挑水吃了。在农村做饭通常用柴火烧这种土灶,并且还特别考验技术,稍不注意就会弄得满屋子都是浓烟。

到了晚上,照明的电灯总会忽明忽暗,一闪一闪的,停电也家常便饭,有电视机的家庭也不敢随意开,因为会担心烧坏了电子元器件,这时候自制的煤油灯就派上了用场,成为了大家最为重要的照明工具。而说起上厕所,有过农村生活经历的朋友肯定会特别不堪回首,因为在如厕的时候会家养的牲畜共处一室,与它们仅仅隔着一层木板,味道难闻不说,隔壁的二师兄还会经常发出哄哄的叫声,惹得人心神不宁,火急火燎。

苍溪县龙山镇赵家岭村村民陈建芳回忆道:过去我们五六个人住一间房子,还是过去的老夹木房,1983年我就改变(成了)现在的这个房子,当时看来还可以,现在比起别人已经就差多了。

现在,这种保存完好的土坯房几乎绝迹了,替代它们的则是一幢幢的小洋房,根据每家每户的喜好,可以修建成各不相同样式,不仅外形漂亮,里面的功能区划分与城里的商品房相比也毫不逊色。

走进农村新居,来能够感受到窗明几净,宽敞明亮,客厅餐厅一应俱全,功能分区也很是明显。现在大家不用再担心停电或电压不稳,看电视也早已告别以往的天线、锅盖和闭路线,取而代之的则是网络机顶盒,还有高带宽的WIFI,过上了与城里人一样的科技生活。

村民们的厨房也发生大变样,这里没有了以前蓄水用的大水缸,都换成了现在的水龙头,一打开,流出来的全是洁净的自来水。还可以根据需要安装净水器,给生活用水增添一份安全。现在的厨房不像以往土坯房那么通透,所以为了避免炒菜做饭带来的油烟还安装了定制的抽油烟机,听说效果还不错。

如厕条件也是大大改善,走进卫生间,蹲坑马桶任意选择,一旁还配备了淋浴间,接上电热水器,24小时热水淋浴,再也不用担心冬天的农村洗不上热水澡了。这样简洁干净的卫生环境与城市家庭相差无几。

这里还有许多变化,比如泥泞的机耕道变成了平整的水泥路,单一的粮食种植变成了多元化的产业发展,背井离乡的打工仔变成了返乡创业的带头人,这里只是我市新农村变化的一个缩影,每个乡村、每个家庭都发生着巨变,大家的获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在逐步实现。

广元台全媒体记者:陈俞霖 白燕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