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原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626处,4月以来,各县区组织专业驻守单位、基层组织和群众开展拉网式排查,324处长期监测无明显变化的隐患点,经专业技术人员现场复核后销号——

织密防控体系  全天候防控地质灾害

    广元地处龙门山、米仓山和四川盆地结合部,区域内地质环境复杂,地质灾害易发多发,是全省受地质灾害威胁最严重的市州之一。面对地质灾害防治,全市群策群力,通过排危除险、现场讲解、植树固土、诗歌传唱等多种形式,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地质灾害防治的氛围。

    进入汛期  地质灾害防治战役全面打响

    5月,我市正式进入汛期。记者采访获悉,4月19日至4月20日、5月5日至5月7日两个连续降雨时段后,我市在原隐患点外发生5起小型地质灾害,包括成功避险一起。其中滑坡3起,滑坡体2000余立方;崩塌2起,规模2300余立方。无人员伤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0余万元。

    面对我市严峻地质灾害防治形势,市自然资源局强化安排部署,落实防灾责任,各县区政府和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通过政府采购,聘请专业队伍并组织基层组织和群众开展汛前排查,摸清地灾隐患信息,特别针对学校场镇、在建工地、农户集中区、矿山等人口密集区域进行重点排查。汛前,各县区均已完成汛前排查,出具了排查报告。据悉,全市共参与排查2004人次,排查原隐患点1626处,新发现隐患点9处,经排查销号隐患点324处,现有隐患点1311处。我市根据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及特点,结合全年气象预测降雨趋势,编制了《广元市2019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各县区也已编制辖区范围的《2019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在汛前以政府名义公布实施。在这期间,全市共组织培训358场次,培训14054人次,演练1035场次,参与演练达124090人次。

    安全知识  融入“诗歌”群众传唱

    “地质灾害危害大,毁家毁田毁庄稼;崩塌滑坡泥石流,三种灾害都可怕……”一首《安全诗歌·地质灾害安全篇》将安全知识巧妙融入“诗歌”,在利州区大石镇群众之间传唱开来。

    时值汛期,地质灾害突发,大石镇群众绷紧安全这根弦,从记住这朗朗上口的“安全诗歌”开始。

    地灾前有哪些征兆?参与“安全诗歌”编写的大石镇安办主任樊天全告诉记者,以滑坡和泥石流为例。滑坡发生前,滑坡前缘土体突然强烈上隆鼓胀,通常伴随前缘建筑物的强烈挤压变形,甚至错断;滑坡前缘坡脚有堵塞多年的泉水突然涌出,或者泉水(水井)突然干枯、井水位突然变化等异常现象;滑坡表层修建的池塘或水田突然干枯;滑坡前部,甚至中部出现横向及纵向放射状裂缝。而泥石流的前兆则是河流突然断流或水势突然加大,并夹有较多柴草、树木,深谷或沟内传来类似火车的轰鸣或闷雷般的声音,沟谷深处突然变得昏暗,还有轻微震动感。

    “滑坡俗称山剥皮,松散山坡容易发。”樊天全说,这些较为口语化的“诗歌”,是他30多年基层经验的积累,也是他两年多不断编撰、修订的结果。为了让“安全诗歌”更接地气,他们还组建了安全宣传小分队,聘用了5名酒宴支客,担任安全文化义务宣传员,利用农村酒宴的形式,向老百姓推广。“一年四季,我们都会根据时令、需求推出不同篇类的安全知识。”樊天全补充道,目前,已编撰了非煤矿山安全篇、建筑施工安全篇、地质灾害安全篇等篇目,都已在群众中流传开来。

    植树固土  防灾同时促农增收

    将新排查出的隐患点,迅速纳入台账管理和监测预警系统,并落实防治责任人和点上监测人,这是雪峰街道以预防为重点,强化汛前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的治理办法。同时,还在各隐患点处竖立警示牌和避险明白牌,加固九华村五组九华岩1处隐患点堡坎约30米,在泡石村六组周家湾种植1000余株桃树,保水固土,减小滑坡。

    据雪峰街道工作人员介绍,周家湾原本是一片村民撂弃的荒山,偶有村民开垦小片荒地种植玉米、小麦等作物。沙土的特性,让这里水土流失快,保水性差,农作物几乎没法生长。去年,经过街道办事处出资修整,100余亩的荒山建起了护坡,通了公路,并栽植了1000余株桃树。村民可就近务工,也可在家管理就近的桃林。村民张大娘告诉记者,今年,漫山的桃树均已成活,管理得当,明年有望挂果。紧挨村子的大石镇五一村很多农户都有自己的“产业”,核桃、桃子、樱桃等等,现在都已见效,她希望从明年开始,自家的桃林也能变成实实在在的收获,到那时,她家将改变“靠天吃饭”的日子,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里收获希望,促产增收。

    分类治理即解决了农民增收难题,又做到了防灾避险,雪峰街道两全其美的做法为人称道。

    据悉,目前,全市将加快推进15个工程项目建设,尽快对威胁50人以上隐患点实施自动化监测,全力推进8个地质灾害防治民生工程和生态建设产业扶贫项目建设,按照10月30日前工程竣工的时间节点,顺排工序,倒排工期,严格工程质量,按时拨付资金,确保民生工程项目建设任务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