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太婆家藏古书 唱吟诵念日久成习
所收藏“古籍”多是民国时期木刻本唱书,有一定收藏和研究价值
用书中学到的道理教育子孙,儿孙们潜移默化,在外做事都很守规矩

孙秀英对记者说,她所藏“古籍”大多是讲仁义孝道和劝人行善积福的。

孙秀英手抄的“古籍”

    “不说晋王天上事,再表潜龙母子们,娘娘丢在深山内,又无烟火好愁人……”12日,记者慕名来到利州区龙潭乡金鼓村,在一座曲径通幽的农家小院里见到74岁的孙秀英时,她正坐在院里捧着一本纸页泛黄的线装本古籍,时唱时吟,时诵时念,心无旁骛。尽管只上过两年学,但她曾是全村唯一的女“文人”,数十年来爱书如命,耕读传家,看书抄书已经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
    家藏“古籍”十多本一半是亲自抄写的
    虽然年过七旬,但孙秀英身体健康,精神矍铄。“刚挖折耳根回来,还没来得及收拾呢。”她一边热情地招呼记者,一边进屋取出自己的“珍藏”,言谈举止中透出了她爽朗的性格。
    孙秀英小心翼翼地从塑料袋中拿出十多本线装书籍来,有《三孝记》、《定国宝珠》、《八仙图全传》等。由于年代久远,书页均呈棕黄色,且书皮都是用报纸粘上去后又用毛笔书写了书名。翻开书籍,里面字迹工整、油印清晰,均为竖排印制。“都是讲仁义孝道和劝人行善积福的。”老人一边介绍,还一边饶有兴味地唱读了起来。
    记者发现,其中一部分书籍是用钢笔手抄的。孙秀英拿出一本《八仙图全传》告诉记者,这本书是她30多年前抄写的。原书是从邻居家借回来的,由于要赶时间还,她便连夜挑灯抄写后,又拿针线自己装订成书的。像这样的手抄本,占了她珍藏“古籍”的三分之一。
    对于读书乐此不疲曾上过两年小学
    1943年出生的孙秀英,小时候并没上过几年学。
    新中国成立前,在偏僻的农村私学比较盛行,但她并没有机会上学。“我家祠堂就是学堂,哥哥在里面跟老师读书,我就在窗子外面偷着听课,很多课文我能背,但都不会写。”新中国成立后,由于观念陈旧,农村里很少有人家送女孩上学,直到她12岁时才有幸走进课堂。尽管缺衣少吃,距离学校又远,但热爱学习的她依然乐此不疲。
    然而好景总是不长,哥哥结婚生子后,二年级尚未读完的孙秀英便被迫辍学,留在家里帮嫂子带娃,从此告别了她恋恋不舍的课堂。虽然没机会继续读书了,但她并没有就此放弃学文识字。只要有机会,她都会找来书和旧报纸阅读。“我上学时学的是繁体字,简体字我不认识。”她无奈地说,现在汉字简化后,她能看懂的书越来越少了,所以更加珍惜得到的繁体字书籍,并如获至宝珍藏起来。
    18岁嫁为人妻成村里唯一女“文人”
    1961年,18岁的孙秀英嫁到金鼓村成为人妻。那时候村里很难找出几个识文断字的人,而孙秀英则成了村里唯一的女“文人”。
    在那个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年代,村民们都靠挣工分吃饭,孙秀英的主要工作是在食堂做饭。由于生产队里找不到一个会算账、能记工分的人来,上过两年学的孙秀英便成了最佳人选。“别人劳动一天挣9个工分,我记账一天也是9个工分。”孙秀英自豪地说。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电视机还没有普及,农村里业余文化生活十分单调,消息也很闭塞。每当村里有红白喜事时,孙秀英都会带上几本有关仁义礼孝的书籍,闲暇时读给大家听;或者是将自己在旧报纸上看到的新闻跟大家分享,受到村民们的欢迎和尊敬。
    四世同堂书为伴耕读传家儿孙孝
    如今,孙秀英已四世同堂,最大的重孙有8岁了。她告诉记者,她用从书中学到的道理教育子孙们,潜移默化,儿孙们在外做事都很守规矩,从不违法犯法,也都很孝敬,经常回家来看望她。为了能照顾她,儿子更是放弃了外地的高薪工作,选择在家附近就业。
    经市国学研究会秘书长陈洪初步鉴定,孙秀英老人所收藏的“古籍”,除了她自己的手抄本之外,大多是民国时期的木刻本唱书,有一定的收藏和研究价值;尤其是她掌握的唱读方式,因现在会唱的人越来越少,其研究价值甚至大于书本。
    广元晚报全媒体记者 权桂容 程朱荣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