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舞利州竞风流
——利州区强力推进文化强市核心区建设

    广元新闻网记者   董红明 

                              
    彩绸飘飘,舞姿曼妙,“武则天”傲立凤舟头,指点广元城。霎时间,无数牡丹开满缓缓驶动的凤舟,数十白鹤朝着凤头舞动,数百白鸽在凤舟上空飞翔,整个彩船幻化成百鸟朝凤的壮丽画面;凤舟上抛下绣球,数十名青年男子纷纷跳下南河抢彩。9月1日,女儿节开幕式上,“凤舞利州”彩船展示成为南河两岸数万观众瞩目的焦点,荣获全市凤舟展示一等奖。
    办好广元女儿节凤舟赛、川北民俗文化节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地方节日活动,是利州区最近出台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广元文化强市核心区的决定》(简称《决定》)的一项重要内容。该《决定》提出,到2016年,基本建成广元文化强市核心区;到2020年,全面建成广元文化强市核心区,文化产业成为全区的支柱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幅度超过20%,占GDP比重8%以上。
    利州文化,在强力推进中演绎着个性鲜明、富于创新的地域特色。
    公益文化事业
    城市农村文化设施100%覆盖
    8月30日晚,利州区杨菊华等人表演的《妹儿门前一树椒》,让四川首届传统民歌大赛广元赛区选拔赛现场掌声雷动,“手上扎颗椒儿刺,挨挨擦擦要妹挑……”这样的歌词歌曲,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未来几年,利州区在大力创作具有利州特色的精品力作、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同时,将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
    ——完善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群众文化设施服务网络,实现城市农村文化设施覆盖率均达到100%。2020年前,全区建成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体育馆、数字影院等“四馆一院”;各乡镇街道建设1处不少于300平方米的室内文化活动中心,不少于500平方米的图书阅览室;农家书屋数达354个,覆盖所有社区。
    ——用3年时间将利州区创建成省级先进文化县(区),辖区内省级先进文化乡镇(含特色艺术之乡)达30%,市级小康文化村达20%。
    文化产业
    两打造一提升一拓展
    “8月下旬起,景区游客激增。”9月7日,天曌山景区负责人钟枢告诉记者,许多游客是冲着景区的环境与武则天的名气而来。女儿节期间,游皇泽寺、拜天曌山,成为许多外来游客的首选。
    以天曌山为核心的武皇文化产业园区,是利州区文化产业布局“两打造一提升一拓展”的一部分。这一总体构想是,围绕女皇女性文化,打造以天曌山为核心的武皇文化产业园区;围绕低碳生态文化,打造生态休闲文化产业园区;围绕川北民俗文化,提升川北民俗文化产业园区;围绕文化产业规模化,拓展做强文化市场,到2020年,引进文化产业亿元项目1个,培育扶持5000万元以上规模文化企业2至3家。
    打造全区东南西北四条精品线路,用三年时间将南线(万源老街——龙潭和平——元山村——回民村)建成全省生态休闲文化产业园区。
    文艺创作
    设立武则天文艺奖
    8月中旬,综合性文艺双月刊《利州文艺》开始筹备创刊号,全市许多文化界知名人士被邀请加入《利州文艺》编辑作者QQ群。目前,创刊号组稿工作已完成。
    创办这份刊物,是《决定》出台后该区文艺界的积极响应。按照《决定》,利州区在文艺创作方面将有诸多举措:
    ——建立文艺创作基地,成立文联、作协行业分会,创办文艺刊物,搭建创作平台,拓展文艺创作阵地,推动创作富有时代特征、具有川北风格、利州特色的精品力作,每年创编1至2台精品文艺节目,创作3至5部优秀文学作品并在省市级获奖。
    ——设立“武则天文艺奖”,实行两年一评;坚持优秀精神产品评比奖励制度,实行一年一度。
    政策与人才支撑
    设立专项资金  培养文化领军人才
    为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与加快建设广元文化强市核心区的一系列目标落到实处,该《决定》同时从政策保障与人才支撑方面作出了规定:
    ——从2012年起,财政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必须高于财政收入增长幅度,城市住房开发投资要提取1%用于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设立文化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事业发展和文物保护与申遗、农村文化建设等3个专项资金;实行土地使用等优惠政策,加大对文化项目的扶持力度。
    ——研究制定文化领域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和实施细则,建立文化艺术专业人才数据库;实行国家、省级文学艺术协会个人入会奖励制度,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等特殊人才补贴办法,实行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挂联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