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新闻网记者 江涛  唐彪   王姝   文·图

 

龙潭新貌

    人与人之间彼此尊重是一种美德,干部对群众的尊重则是一种义务。

    龙潭乡在推进新农村建设时没有靠一蹴而就的行政命令,也没有搞花架子工程,而是把做什么,谁来做,怎么做的决策权交还给农民,最大限度地尊重农民意愿。生活在如今的龙潭,用农民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现在的生活啊,真是享福。”

从龙潭怪象到龙潭路径

    “进城十里走半天,水果蔬菜烂一摊。”这曾经是离城区仅几公里的龙潭乡的真实写照。当时整个龙潭乡水泥路仅有1.5公里。“卖个菜造孽哟,半夜三四点打起电筒到地里收菜,一路上灰大泥多,走三四个小时才进得到城。遇到下雨只能眼睁睁地看到菜烂在地里。”和平村村民石大贵记忆犹新。如今,全乡通村公路硬化率实现100%,他骑摩托十分钟就进了城。

    道路交通的变化是龙潭人最引以为荣的。的确,在一个贫困山区,全乡18000百姓全部投工投劳,一年修了100多公里的路,这在许多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尊重农民意愿,民主修路让龙潭花了最少的钱修了最长的路。”该乡党委书记范正勇告诉记者,民主修路激发了群众积极性,修路时的场景让他深深感动。

    震后,龙潭乡争取到援助资金60万拟修建15公里的胜利村通村公路。而按一公里路35万的市价,仅能修9公里左右的路。路该怎么修,谁来修,先修哪里?所有这些问题,乡政府没有替民做主,而是将决策权交给了百姓。村民们告诉记者,胜利村开群众会时,十里八乡的人都来了,8个月时间开了上百场民主会。有时是发言划勾,有时干脆是放一排杯子投苞谷米。村民们达成共识:路自己修,每家每户投工投劳,再筹10多万一定要把路修通。

    修路时正值隆冬,一些离施工地较远的村民早上四点就打起电筒赶来了,中午一个白面馍就一口烧酒,一干就是一整天。公开推选成立的材料采购组、材料保管组、质量技术组、财务监管组、综合协调组全部由村民担任,各司其责。

    路修好了一结算,每公里路仅花了十万元。这一数字的背后是,仅2009年,该乡群众就筹资投劳1600余万。而当年,该乡人均纯收入仅有3000元左右。

    如今,该乡以70%以上的自筹资金率先在区内实现公路“村村通”,没有债务、没摆摊子、没留尾巴、没人上访的龙潭民主修路模式受到广泛关注,范正勇告诉记者:“其实核心就是尊重农民意愿。”

从守着金山过穷日子到收入翻番

    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之一是鼓起农民腰包,这也是农民最急最盼的。而现实却是,一些基层乡镇在推广新项目与新技术时往往吃力不讨好,得不到群众的支持与理解。龙潭的做法还是同样一个核心:尊重农民意愿。

    该乡乡长王静至今难忘6年前初到元山村时看到的震撼一幕:很多农民自家住着土墙房,自家养的猪却住砖瓦房。“农民致富愿望之迫切可见一斑。我们乡政府要积极保护好农民的这种积极性,在推广新技术新项目时不应该求政绩赶速度,更不能大包大揽自以为是,要充分尊重农民自身的意愿。”

    龙潭一直都有梨树种植传统,但由于技术落后加之品种退化,一直卖不起价,有时甚至低至2毛一斤。乡政府请来技术专家,又买来嫁接枝,以每根三毛补贴给农户。然而,农民心存怀疑始终不敢尝试。

    “靠行政命令也能推广下去,但被动接受不但会制造干群矛盾,挫伤农民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后续工作。所以我们同样把选择权交给了农民。”王静坦言,别的地方半年就能推广的技术,他们用了整整三年。

    推广第一年,全乡自愿尝试嫁接技术的仅有和平村二组村民周永海一人。乡政府一帮人却没灰心失望,抓住这根“独苗”送技术送嫁接条。第二年收成时,周永海的梨子卖出了4元一斤的高价。“第二年就不是我们找农民做工作,而是农民主动报名要技改了。”王静说,从第一年唯一的一户到第二年的十几户,再到第三年家家户户搞技改,如今龙潭乡种植的脆冠、绿宝石等品种最高可卖到6元一斤。

    后期的甘蓝制种与生猪养殖,龙潭乡发动群众与龙头公司合作,同样是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推广工作进行得十分顺利。短短三年,龙潭人均收入实现翻番。更难能可贵的是,从梨园广场到周家老屋,每个村民聚集区都建起了一个文娱活动场所,每村建起一个图书室,村民石大贵得意地说:“城里人都羡慕我们的新农村,比城里的小区都安逸。”

    龙潭乡政府始终把尊重农民意愿作为推进工作的核心,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农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而乡政府则做好公共服务与引导协调工作。新农村建设带给龙潭的变化,就连龙潭人自己都“想不到”。而比真金白银更可贵的是,龙潭农民的幸福指数正在节节攀升。

【编后】
尊重民意   赢得发展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不能单纯地以政府的意图和专家的意见代替农民的想法,而是因地制宜,把各方面的意见综合起来考虑。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龙潭乡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以农民“愿不愿意、满不满意”来衡量新农村建设开展的效果,不搞大拆大建,着眼农民承受能力和农村特色,把握美观实用合理的原则,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切实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环境,提高了农民素质。

    这个过程是尊重民意的过程,更是赢得发展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