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阁县作为全国产粮大县,常年水稻种植面积超28万亩。眼下,水稻已陆续进入分蘖期,当地大规模启用植保无人机开展水稻苗期病虫害防治,通过科技赋能农业生产,实现精准施药、高效作业,为今年水稻稳产丰收奠定基础。
在剑阁县白龙镇红岩村的现代粮油园区内,水稻长势喜人。近期受高温高湿气候影响,水稻病虫害呈高发易发态势。种植户们根据秧苗长势,采用植保无人机飞防作业,及时开展针对性防治,重点防控稻飞虱、二化螟及稻瘟病。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无人机作业首次启用“全智能飞行模式”,严格依据预设航线平稳飞行,均匀喷洒药剂。
精准高效的施药方式,不仅显著节省了人工成本和时间,更有效提升了病虫害防治效果。据了解,依托卫星定位和预设航线规划技术,该全智能模式确保了无人机飞行轨迹精确无误,有效杜绝了重喷、漏喷现象,提高农药利用率。同时,为最大限度降低药害风险,当地在农药选择和使用上更加注重科学性与环保性,并积极推广生物药剂、太阳能诱虫灯等绿色防控措施,多管齐下保障食品安全。
近年来,剑阁县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机械化率持续提升。以水稻为例,今年该县种植的28.16万亩水稻,全部可实现植保无人机飞防作业,其中,六成以上面积可采用全智能飞行模式。此举有效解决了以往人工打药效率低、成本高、均匀度差、安全隐患多等问题,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剑阁融媒 杨文波
编辑 梁欢 蒲鲁豫(实习)
责任编辑 冯宣
审核 吕珊玲
投稿邮箱 gytv@dzs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