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生长,近几年,各地不断加快培育农村电商主体、推广直播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举办农村电商技能培训,多措并举推进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
眼下,苍溪县的翠冠梨进入成熟采摘期。走进该县陵江镇笋子沟村的多个梨园,果农们不仅忙着为雪梨抢“鲜”上市做准备,还忙着进行“村播”。
梨园旁的直播室里,60岁的果农何辉祥认真对着屏幕讲解。“90后”村党支部书记张桂华则在一旁耐心指导。
2021年,张桂华从成都辞职回到家乡笋子沟村,担任起村支书。接下来的几年里,张桂华借助东西部协作为村里搭建的电商直播工作室,发展起农村电商。在她的带动下,笋子沟村已有200多名果农练就了“扛起锄头能下地,架起手机能带货”的双重本领,把土特产卖到了全国各地,成为远近闻名的“数字乡村示范村”。
如今,在苍溪,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乡投入到电商行业,“苍溪好物”更通过电商平台“飞”入千家万户。截至目前,苍溪县已成功培育470多名村播共直播带货约1200场次,助农增收730万元。
同样在昭化区电商物流园,广元穰丰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俞金正指导学员调试直播灯光设备。
电商人才培养不只局限于直播间。在养殖基地,俞金还指导学员用镜头记录土鸡的生长过程,学习喂养、疫病防控等产业链各环节的农业知识。这种“理论+实操”的全链条培养模式,让学员既掌握拍摄剪辑技能,又深度熟悉产业链各环节,为成长为专业电商人才夯实基础。
通过师徒结对、场景化教学,让学员快速掌握平台运营、直播引流等核心技能,是昭化区培育电商人才的重要举措。今年,该区整合电商行业专家、成功创业者等资源,组建导师团队,围绕汽车电商、农产品销售等领域,量身定制实战课程,推动人才技能与市场需求实现无缝对接。
从单一农产品销售到全产业链赋能,昭化区通过电商人才培育计划,构建起“培育-实践-反哺”的人才生态。如今,电商从业人员带动3000余名农户参与到直播带货、短视频拍摄、产品包装、物流配送等电商全链条,推动猕猴桃、土鸡等农产品从“田间”直达消费者手中,为乡村振兴注入数字活力。
综合报道
编辑 冯灵思
责任编辑 冯宣
审核 吕珊玲
投稿邮箱 gytv@dzs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