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菜篮子公交”抵达城区站点,菜农们带着新鲜果蔬赶往农贸市场。从下车到摆摊的“最后一米”,如何让农产品快速对接市民餐桌?城管服务与市场秩序在此交织,让临时摊位成为了连接城乡的温暖节点。我们继续关注连续报道《车轮上的菜市》。
7点13分,公交车抵达劳动大厦站,部分菜农选择在这一站下车,前往081农贸市场。为了抢占一个好摊位,樊仔秀随着人流加快了脚步。
081市场向外延伸出的这条小路,叫作“书山路”。不少市民闲暇时总爱到这里买菜,熙熙攘攘的人群让这条小路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每天早晨,这里都会成为临时菜市场,城管队员们也化身为早市的服务员。他们如同菜篮子专线的延伸注脚,让菜农的摊位稳稳扎根在城市角落。
划定区域、引导摆放、帮助搬运……这些身着制服的城管队员,自觉加入了为“菜篮子”护航的队伍,让这里秩序井然,又充满人情味。
7点23分,樊仔秀顺利支起了摊,茄子、豇豆、西红柿和电子秤一字排开。
吆喝售卖,讨价还价,称菜收钱,旁边的菜筐逐渐见底。
菜篮子公交专线虽然开通了,但如何让它更畅?线路还将怎样优化?明天播出《车轮上的菜市》第三集。
记者手记:
看着樊大姐在摊位上麻利地摆开蔬菜,听着她与顾客熟稔地议价,最终在筐篮见底时满足地道一声“回了,回了”,这平凡的一幕,却蕴含着动人的力量。一趟专线公交,解决的何止是转车之苦?它缩短的是城乡之间的物理距离,提升的是菜农的收入与尊严,畅通的是农产品进城的“最后一公里”,更丈量着一座城市对微小个体生计的关怀深度。
综合报道
编辑 冯灵思 蒲鲁豫(实习)
责任编辑 冯宣
审核 吕珊玲
投稿邮箱 gytv@dzs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