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夏时节,万物并秀。走进青川县骑马乡里坪村,青山绿水环绕间,酒香与茶香交织弥漫,勾勒出一幅悠然的乡村图景。翌日来到苍溪县龙山镇金桥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景象跃然眼前。由广元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驻村帮扶工作队描绘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这两个村徐徐铺展。
近年来,广元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精神,站高谋远抓布局,累计选派10名干部到2个行政村开展驻村工作,4年里,他们扎根农村一线,紧扣建强村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四项职责,以实际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奋力书写乡村振兴的时代答卷。2024年,苍溪县龙山镇金桥村获评“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村”。
强基铸魂 锻造基层发展“主心骨”
乡村谋发展,党组织建设是关键;抓基层帮带,党支部建设是首要任务。
“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一个好支部。我们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加强理论学习,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不断加强村党支部建设。”苍溪县龙山镇金桥村第一书记赵玥介绍道。
2024年7月29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走进金桥村,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洪清作专题宣讲。局党组坚持第一时间把党的创新理论、重要会议精神传达到帮扶村,让村党支部的建设和驻村帮扶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努力。
并肩砥砺强党性,携手奋进促振兴。在建党103周年之际,里坪村驻村工作队组织全村约30名党员赴市烈士陵园,开展庆“七一”主题党日活动,在纪念碑前重温入党誓词、聆听烈士英勇事迹、接受精神洗礼。里坪村党支部书记冯国钊回忆道:“那次主题活动令我深受触动,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时刻激励着我,要带领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2021年以来,两支驻村工作队累计组织专题学习培训120余次,覆盖党员群众1000余人次,按程序发展中共正式党员6名、预备党员8名,为基层组织注入了新鲜血液,越来越多的年轻党员返乡发展,为村子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工作队”。
驻村工作队不仅在思想上“补钙壮骨”,在组织阵地建设上也同步发力。
“以前村上的党群服务中心的地板破旧不堪,退役军人服务站也没有独立空间,不利于工作开展。”苍溪县龙山镇金桥村第一书记赵玥回忆道。2024年,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军休所、广元军供站共同向金桥村、里坪村拨付建设资金8.6万元,用于村级党建阵地维修维护。
如今,村里的党群服务中心更有“温度”,党员的学习教育更有“深度”,基层组织建设也更有“力度”。驻村干部们让党的声音在田间地头更响亮、党的力量在群众心中更扎实,助力乡村振兴不断迈出坚实步伐。
兴业赋能 激活乡村振兴“动力源”
产业振兴是增强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的源泉,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
走进金桥村村民杨永生的猕猴桃种植园,满园绿意葱茏、果香初绽,工人们正忙着疏果作业。望着满园茁壮生长的猕猴桃,杨永生难掩喜悦,分享起去年的一段“猕猴桃救援”经历。
“去年7月干旱,正值猕猴桃生长关键期,眼看果子就要缺水干瘪,我急得睡不着觉。”他说道。得知情况后,金桥村驻村工作队迅速协调各方资源,联系附近水库调配水源、对接镇供电所保障用电、借用输水管道临时架设供水线路。没过几天,园区的灌溉难题顺利解决,为当年猕猴桃保产打下了基础。
在驻村工作队的指导下,杨永生还建起了水肥一体化大棚,实现自动化灌溉与精准施肥,不仅省工省时,还减少了病虫害,去年园区产量比前一年增加了2万多斤。2024年,龙山镇猕猴桃产业发展现场会在金桥村召开,县猕产局专家和镇农技中心培训的工作人员现场为更多猕猴桃种植户带去了专业指导。
如今的金桥村,在保留传统种植优势的基础上,形成了猕猴桃、川明参、水果苗木等多元特色产业,群众收入渠道不断拓宽,农业结构持续优化。
与此同时,两个村的集体经济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里坪村依托青川优良的生态资源和传统酿造工艺,在驻村工作队的协助下成立了青川立品酒业有限公司,配备黄酒、白酒生产线各一条,年产能力达50吨。预计全面投产后每年将为村集体带来近20万元收入,带动20余人就近就业,并通过收购玉米、高粱、苦荞等农作物,为村民每年增收约0.5万元。
金桥村发展养殖鱼塘20余亩、种植葡萄10余亩、铺设光伏发电100余平方米……2024年,金桥村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同比增长10%。越来越多的村民吃上了“产业饭”,走上了致富路。
协同治理 弘扬文明乡风“正能量”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文明乡风建设是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举措。
初到帮扶村,驻村工作队利用一个月时间遍访村民,对村情民情进行了深入了解。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帮扶措施,同时制定完善《村规民约》,将道德规范、婚丧嫁娶、村风民俗等内容纳入其中,为村民的行为提供规范指引。
然而,仅靠制度是远远不够的。村里有红白喜事,他们总带着自酿的黄酒和新摘的茶叶上门劝导,柔性劝导比生硬说教更有力量。去年,青川县220千伏输变电站项目部分落地里坪村,电站和临时道路建设涉及20余户村民的林地农田。道路规划、农户赔偿、纠纷调解、政策宣传……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驻村工作队通过开坝坝会、走村入户等方式,逐户宣讲征地政策、协调赔偿方案,与乡政府和村干部协同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目前项目建设正有序推进。
去年小雪时节,广元市冲锋号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联合里坪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助力乡村振兴,开挖茯苓庆丰收”主题活动。茯苓基地项目通过招商引资投资了400余万元,建成了800余亩的种植基地,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市军休所发挥军休干部优势,在金桥村设立“初心”奖学金,奖励成绩优秀的困难家庭学生,目前已经累计奖励6名学生。广元军供站主动对接市慈善会,帮助监测户申请救助金2000元,与市军休所联合开展全覆盖慰问脱贫户“暖心行动”。
在帮扶单位和驻村工作队的共同努力下,两个帮扶村新风易旧俗、乡邻更和睦,村民们的生活也正在一点一滴地发生着可喜的变化。
贴心服务 绘就民生福祉“新画卷”
乡村要振兴,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一环。
走进里坪村,一条干净整洁的入村公路映入眼帘,道路两旁整齐排列的太阳能路灯笔直挺立,灯杆上“广元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广元市光荣院、青川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捐赠”的红色大字格外醒目。
里坪村第一书记谭自强介绍:“去年我们争取到6.5万元资金,实施乡村亮化照明设施改善项目,在春节前顺利完工。”该项目新安装37盏太阳能路灯,同时更换了31盏2014年投入使用的老旧灯具太阳能电池板。
“现在晚上出门再也不用摸黑了。去年年底我从外地返乡,一进村就看到路灯亮着,心里特别踏实,家乡变化太大了。”村民冯正强笑着说道。据了解,该项目有效解决了全村400余户村民夜间出行不便的问题。
除了基础设施建设,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还立足行业部门职能职责,开展了一系列暖心惠民活动。协调市优抚医院到村义诊,为村民提供免费健康巡诊服务并发放常用药品。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积极为当地退役军人提供就业创业咨询与培训服务,落实常态化联系退役军人制度,4年间累计联系慰问帮扶村退役军人46人次,为困难退役军人及其家庭发放慰问金及物资超6万元,将关怀实实在在送到群众身边。
为助力里坪村茶叶产业发展,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出台扶持政策,按50元每亩的标准为49户茶农发放管护资金共计4万元,对产业发展积极、成效显著的茶农免费提供7吨尿素。在政策支持下,茶农董详太的20亩龙井43号茶园发展良好,近几年年均纯收入达2万余元。他感慨道:“多亏了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支持,让我们发展产业更有信心了!”
目前,里坪村已发展龙井43号茶园300亩、福仙9号茶园132亩,茶叶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同时也因地制宜发展起了冷水鱼、肉牛养殖、食用菌种植等特色产业,推动农业提质增效、群众持续增收。
“乡村全面振兴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战略决策,是必须扛牢抓实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下一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将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强担当,持续深化驻村帮扶工作,完善精准帮扶体系,选优配强驻村工作队,一茬接着一茬干,为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壮美画卷贡献新时代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力量。”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主要负责同志表示。(孙春梅 朱松林)
通讯 刘胜男
编辑 陈洋平
责任编辑 冯宣
审核 吕珊玲
投稿邮箱 gytv@dzsm.com